2023年5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直播
新闻联播

今天重大新闻

2023年5月14日今日新闻联播直播视频播放已更新,重播:CCTV13 21:00;CCTV4 22:30

新闻联播直播视频播放

新闻直播间:2023年05月14号中央新闻联播直播在线观看 今天重大新闻2023.05.14cctv1央视新闻联播回放

央视网直播,切换兼容方式观看

新闻联播文字稿完整版

2023年05月14日今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文字版完整版

新闻联播 20230514 19:00直播在线视频播放(回放)

今天央视新闻联播直播主要内容新鲜事: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 描绘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
2.【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国家节水型城市数量达145个;
4.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5.各地抢抓农时 扎实推进农业生产;
6.【一线调研】“五金”小镇的“氢”装出发;
7.初夏时节鲜花盛开 美丽中国绚丽多彩;
8.国内联播快讯: (1)4月末六大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增长超25%;
(2)前4个月新疆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再创新高;
(3)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发送量超1万人次;
(4)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全线贯通;
(5)海珠湾隧道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6)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7)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在浙江举办;
(8)内蒙古达里湖华子鱼洄游临近尾声;
9.巴勒斯坦杰哈德同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10.俄称摧毁乌军美制榴弹炮等装备 乌称在巴赫穆特取得进展;
11.日本民众举行集会反对七国集团广岛峰会;
12.国际联播快讯: (1)土耳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2)伊朗议会成员称伊朗与埃及将重开使馆;
(3)苏丹民航部门称苏丹领空将继续关闭;
(4)美联储前副主席称美银行业危机未结束;
(5)瑞银集团称将对瑞信展开全方位调查;
(6)英国运输工会举行新一轮罢工;
(7)超级气旋风暴“穆查”登陆缅甸。 (《新闻联播》 20230514 19:00)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 描绘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二十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如今的之江大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浙江实践。

眼下,浙江正是江南好时节,浙北水乡碧波荡漾,浙中丘陵杨柳依依,浙西南山区绿意盎然,广袤的乡村生机勃勃,描绘出村美人和共富的动人画卷。而这些,都源于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施了二十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本世纪初的浙江城市化加快,但城乡差距却在拉大。2002年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就这样,“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浙江成立了由财政、交通、水利、环保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系统性、全局性谋划推进。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开展起来: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提升。

二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千万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来到浙江,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总书记指出,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牢记总书记嘱托,浙江“千万工程”开启新的发展阶段,向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各地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顺势展开绿色产业布局。湖州关停大批印染、蓄电池“小散乱”企业,发展旅游业等,产值和效益倍增;
金华向高污染的水晶产业“开刀”,“黑臭河”“垃圾河”再无踪影,天然森林氧吧吸引八方游客;
台州将“化工一条江”转化为生态绿道,串联起山水田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深入,浙江的美丽乡村正不断催生出多元新兴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2021年,浙江成为全国首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千万工程”也朝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针对山区发展较为薄弱这一短板,浙江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经济强县和26个山区县结对互助,产业发展上携手致富,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容。同时,浙江还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培育村播电商等农业农村新业态,创新建设一批乡村数智生活馆。

二十年跨越发展,二十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领跑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20年稳居全国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十年缩小。

迈上新的发展征程,浙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担当、敢于作为,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2.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上海优化消费供给,培育消费新热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连日来,作为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国际美妆节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火热进行,激发上海消费新活力。

上海正打造各种国际消费集聚区的新场景。今年初,上海明确打造“东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的战略构想,浦东将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召开国际消费中心全球推介大会,西部的“大虹桥”将深化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黄浦江与苏州河,特色街区、公园等资源,一批业态多元、主题鲜明的消费新地标,正在上海陆续亮相。

上海不断丰富社区商业业态,提升15分钟便民生活圈品质,让社区成为城市消费活力源,充分挖掘博物馆、美术馆的消费潜力,让文旅成为消费新热点。

提升国际化水平,上海注重挖掘具有新的消费潜能的首发经济、品牌经济。今年1—4月,上海新增各类首店375家,数量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一季度,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亿元,同比增长5.2%。上海购物品牌正越叫越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3.国家节水型城市数量达145个

从今天(5月14日)起到5月20日,是2023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推进城市节水,建设宜居城市”。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全国已建成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

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每人每天330升,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较10年前降低了5.5%。与此同时,各地积极转变用水理念,再生水利用率逐年提高。2022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80亿立方米,较10年前提高了4.6倍。

作为全国108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的四川内江,下个月就将投产又一座再生水厂,届时这个城市将有5座再生水利用设施。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这样的再生水已经成为内江城市发展重要的“第二水源”。

节约和开源并重的同时,近年来我国还先后组织了75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让城市“会喝水”“留住水”。在江苏昆山,现在所有新建改建项目都必须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目前,我国还在50个城市开展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推动解决跑冒滴漏问题。今年,各地还将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优先对超过合理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

4.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今年以来,我国集聚优势资源对盐碱地进行高效治理,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不久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山东东营正式揭牌成立,这个创新中心由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国内18家盐碱地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单位共建,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耐中度盐碱的粮油、饲草、特种经济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土壤排盐技术、土壤生物有机治盐改土技术等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在品种方面,我国已累计推广了50多种耐盐碱作物品种。通过持续治理改造,我国盐碱地呈现面积总量减少、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的趋势。

5.各地抢抓农时 扎实推进农业生产

眼下,各地抢抓农时,加强田间管理,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当前,东北地区水稻插秧有序展开。在黑龙江佳木斯,搭载了智能导航系统的插秧机可以自行规划最优路线,实现田间自动插秧、智能避障、掉头转弯等全套作业,提高了插秧质量。目前,黑龙江水稻已插秧近1500万亩,预计整个插秧工作将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

现在,正是南方早稻返青分蘖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江西各地利用无人植保机开展施肥、防治病虫害作业,加强田间管理,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眼下,各地冬小麦正处在灌浆期。在陕西渭南,江苏沭阳、安徽亳州等地,农业部门加大田间监测频次,确保小麦增粒增重。河南近期下达资金5.2亿元,支持各地病虫害防控和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稳产增产。

西南地区小麦收割加快推进。在四川崇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台收割机在田间同时作业,收割、脱粒、除杂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在收割小麦的同时,小麦秸秆也粉碎还田。今年,崇州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5万亩,小麦收割有望在5月20日前基本完成。

6.一线调研:五金小镇的氢装出发

丹灶是广东佛山的一个小镇,全国近两成的五金产品都出自这里,然而,最近它却因为氢能而引发了关注,这样一个“五金”小镇,如何跟新兴产业氢能产生关联呢?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走进丹灶小镇,这辆身上带有氢能标识的公交车是记者第一个看到的氢能元素。车顶上的氢气瓶是它的动力源,氢气通过电化学反应,就可以产生电能,带动车运转,6个氢气瓶装满可以跑三四百公里,排放的只有纯净水。就在不远处,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也是氢能的。

记者越深入小镇,发现氢能的身影越多,氢能几乎已经参与到了小镇的交通、工业、农业等等领域。一个“五金”小镇,为何有这么多氢能应用?

2019年开始,我国氢产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22年,国家发展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开始逐渐释放,丹灶也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发展氢能项目。

一边引进氢能产业链上的企业,一边打造科研基地,吸引全国的氢能人才和科研院所落户丹灶,很快,丹灶就补齐了氢燃料电池及系统八大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形成了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就在几天前,国内最大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在丹灶投产,这个基地制造的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绿氢设备。

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氢气被称为“绿氢”,是未来氢气的主要来源,这个基地的投产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制氢装备的成本50%—60%,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丹灶项目计划投资规模超40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同时,丹灶还引进了百亿级氢能新材料项目落地,将加快质子交换膜、碳纸等核心关键材料国产化的进程。“五金”小镇开启了“氢能”发展新征程。

7.初夏时节鲜花盛开 美丽中国绚丽多彩

初夏时节,各地鲜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五月,鲜花装扮了城市的街头。在北京,市花月季进入盛花期,城市主干道上,五彩斑斓的月季在道路中央的隔离带上绽放。在青海西宁,25个品种的郁金香绘就出一幅巨大的多彩画卷。在云南昆明,道路两旁的蓝花楹竞相开放,团团簇簇蓝紫色花海,绵延成一条梦幻长廊。

鲜花盛开的季节,在广西南宁、江西南昌、河北邢台等地,公园里的波斯菊、蔷薇等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在重庆永川,300余亩玫瑰随风摇曳。在甘肃临夏,200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开正艳。在福建厦门,硫华菊汇聚成绚丽的花海。在浙江余杭,五月是月见草盛放的季节,星星点点充满了浪漫气息。在安徽郎溪,10万多株绣球花开,游人置身其中,感受生态之美。

亲近自然、出游赏花。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漫山遍野的兴安杜鹃令人流连忘返。在吉林蛟河,芝樱花开满山谷。在黑龙江兴凯湖,绵延十里的杏花绚丽绽放。

初夏时节,江苏常熟铜官山脚下16亩马鞭草盛开,这里曾是一片采石区,经过生态修复,如今变身生态公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8.国内联播快讯

4月末六大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增长超25%

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末,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7604.86亿元,较年初增加25.13%,增幅为近年同期最高,贷款重点支持了主粮种植、种子培育、农业机械、米面粮油加工制造、谷物仓储、农田基本建设等领域。

前4个月新疆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再创新高

国铁集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2129列,同比增长12.82%。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2485列,同比增长14.8%,亚欧黄金通道作用日益凸显。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发送量超1万人次

截至5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已满1个月,跨境旅客发送量超1万人次,不仅方便沿线民众出行,还对助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文化旅游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全线贯通

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日前全线贯通,供水范围包括白银市10个乡镇99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14.54万人。工程将补齐甘肃中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形成一个总灌溉面积60多万亩的大型灌区。

海珠湾隧道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今天(5月14日),全长4.35公里的海珠湾隧道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海珠湾隧道纵穿广州市海珠区、番禺区,预计明年底建成,将对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今天(5月14日)在山东潍坊启动,主题为“技能: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技能展演、专题展览、技术服务、开放校园等多种形式,让公众全方位了解职业教育,活动将持续到本月20日。

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在浙江举办

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在杭州亮相,24部中国优秀歌剧作品将集中演出48场,并推出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歌剧公益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展现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新面貌。

内蒙古达里湖华子鱼洄游临近尾声

在内蒙古达里湖,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数万尾华子鱼洄游到上游的淡水河道中产卵繁衍。达里湖面积197.3平方公里,近年来,当地通过综合治理,推动环境改善,野生华子鱼鱼卵孵化率从不到10%提高到30%左右。

9.巴勒斯坦杰哈德同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

在埃及的斡旋下,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与以色列13日晚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同意从当地时间13日晚10时开始停火。据总台记者消息,协议生效前后曾发生零星交火,之后总体形势恢复平静。

杰哈德发言人称,只要以色列方面遵守停火协议,该组织就会遵守。就在停火协议生效之前,总台报道员13日下午在加沙南部亲历了一场空袭。

这栋4层楼高的民居瞬间被夷为平地,所幸里面的居民已经提前撤出。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3日晚发表声明称,感谢埃及为推动本轮巴以停火所作的努力,但声明称,如果以色列遭攻击或受到威胁将继续用尽一切手段。

10.俄称摧毁乌军美制榴弹炮等装备 乌称在巴赫穆特取得进展

俄罗斯国防部13日称,俄军在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打击乌克兰军人和雇佣兵,摧毁美制M777榴弹炮等军事装备。俄国防部还称,乌空军12日使用英国提供的“风暴之影”远程巡航导弹袭击了卢甘斯克的民用设施。此外,俄罗斯塔斯社13日报道称,当天一架苏-34战斗机以及一架米-8直升机在与乌克兰接壤的布良斯克州坠毁。乌克兰官方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乌方称,乌军在巴赫穆特的两个方向取得进展,并对俄军人员和装备集结点、防空系统等实施打击。据乌通社报道,乌克兰西部赫梅利尼茨基市的工业设施遭俄军无人机袭击,引发火灾。

据乌克兰媒体13日报道,美国向乌方提供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已经运抵欧洲。德国国防部13日称,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27亿欧元的武器装备。据德国媒体称,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提供的最大规模军事支持。

11.日本民众举行集会反对七国集团广岛峰会

约200多名日本民众13日在广岛举行集会,抗议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抗议者表示,七国集团峰会的实质就是成员国中的大国强制要求他国听命于自己主张的会议,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打着所谓自由民主旗号,背地里却干着军事同盟的勾当。还有抗议者表示,七国集团成员国加强在太平洋地区联合军演既荒谬又危险。

2023年5月13日新闻联播 2023年5月14日新闻联播 2023年5月15日新闻联播

2023年5月14日新闻联播直播 今天最新新闻,2023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看今天中央新闻,中国新闻,国际新闻,2023年5月14日今天重大新闻主要内容文字版

新闻联播 今天中央新闻联播回放